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灵感的诞生与成长
作者:政管学院 元平


  “灵感”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原意为“神的气息”。灵感是思维活动中一种顿悟式的飞跃,常常伴随着不断累积的经验、知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思索而出现。它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后,通过某一诱导物的启发,一种新的思路突然接通和豁然开朗。
  灵感的这种突发性和神奇效应,以及许多对灵感的艺术化演绎,使得人们对灵感有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感慨。其实,灵感不是天才的专利,灵感是可以培养的,偶然中有其必然性,它青睐那些勤于思考的头脑,它是时间培育的娇艳玫瑰。
  灵感需要知识的沃土。千万不要全信那些灵感在电光石火间从天而降的传说,这些现象或许存在,但也只能是偶发的和低水平的,重大的灵感绝不是天上掉馅饼,除非头脑预先充足了电,否则灵感的火花即便出现,也没有可供点燃的东西。知识,具体说是相关领域深广的知识,是想法碰撞激荡的酵池,是滋养灵感的土壤,是灵感火花籍以燃烧的氧气。
  灵感需要问题意识。要“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痛加思索琢磨之功,心心念念,一刻不息,总要让那个问题在心头萦绕,在脑中盘旋,这样,大脑总处在一种活跃、亢奋的状态,就像一个正在煮沸的思想大锅,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翻滚着,有一瞬间,各种想法的新连接方式形成了,一个不曾预设过、出人意料的灵感便产生了。
  灵感需要生活的启发。独自思索是必要的,闭门造车却是不可取的。创新者要从自我的世界里走出,从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惯性、经验经历中走出来,拥抱多彩的生活,倾听同事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多接触。因为和任何想法一样,灵感也产生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网络,当这种网络受到刺激而启动,形成一种新的有规则的形式时,灵感便产生了。我们需要为它提供一种生成的环境,让各种各样的新信息连接不断涌现,自由流动,相互碰撞,不断刺激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把各种不同的信息组合拼接起来,形成灵感的迸发。
  灵感需要时间的孕育。绝大多数的灵感最初都是以一种不完整、不全面的形式出现的,好像一个半成品。它们隐含着某种深奥的种子,但缺乏一个关键因素,让灵感转变成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通常情况下,这种缺失的元素就存在与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在另一个人的大脑中以一个直觉或灵感的形式存在着。我们需要时间来促成它们的相遇和相知、串联整合,从而找到让自己成长突变的来源。灵感极其脆弱,维持它的存活,需要给它足够的营养,并且让它生长在能让根须建立新连接的肥沃土壤里,然后,给它时间,静待开花结果。
  诗人海涅说,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天启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它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政管学院 元平)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6963次访问,全刊已有4652639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