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魅力
作者:哈宝泉
查看:3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笔者认为它有十大魅力: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无远弗界的远大志向,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汲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是以修身为基础,修身是“修齐治平”之始。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孝老爱亲、兴家乐业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满怀深情,再到习近平“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发扬。爱国情怀、天下意识、担当精神是有志者必备的胸怀,正如孟子说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

      什么是格局?“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智慧、风格、气度、情怀等心理要素的内在格局。“宏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力求胸怀天下,海纳百川。古人在宏大格局方面做出了榜样,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曹操:“大丈夫志在安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等都是宏大格局的代表,应认真学习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宣示了“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的胸怀与格局。

  无远弗届的远大志向

      “无远弗届”出自《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意思是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感动苍天,不管多远的地方都能到达。远大志向是人的总开关、总闸门,是人前进奋斗的大方向。没有远大志向,就没有前进的目标;没有远大志向,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没有远大志向,就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

  远大志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的格言、警句、诗篇枚不胜举、比比皆是。比如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5次会议上的演讲中引用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之前亦多次引用。立志是事业的开端,也是基础。志就是志向,志就是意志,大凡志向坚定的人必然有股子执着劲,越是艰难困苦,越会愈挫愈勇。

  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孔颖达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孜孜以求”是指不知疲倦地探求。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学习传统,崇尚学习、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关于学习的诗句古之以来多如繁花。如: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陈继儒说:“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学习无论是对于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意义都非同寻常。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学习,尤其是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前途命运。学习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条件。

  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就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后由明代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较完备的哲学体系。所谓“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哲学观点,也是共产党人学习改造、修身养性的标杆准绳。这一观点强调了理论适用、学思结合,强调了道德践履与个体修养的过程一致性,也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相契合,提示人们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运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境界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 “知行合一”思想,他提出的党员干部要做“三严三实”的表率,指出的“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强调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都是知行合一的体现。“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每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知行合一,身先士卒、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好、发挥好这份强大的道德力量。

  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

      德,国之基也,人之本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厚德载物”是一个成语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强调容人、容物,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厚德载物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占据重要位置,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

  古人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在古籍和语录中相关的言论比比皆是:如《大学》:“德者,本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人将德概括为八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总结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世得宜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智是智慧、明辨是非的本领,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仁、义、礼、智、信”是古代培育民众的准则,是民众崇德向善的价值准则,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出四德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是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

      老子《道德经》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都是对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的描述。古人为什么会慷慨赴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和思想被推举到很高的地位,早已高过了生命本身,所以自古提倡“舍生取义”,为正义的追求而死是最有价值的,在他们看来,死只是一种归宿,所以视死如归,大义于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气概被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完美地传承下来。习近平曾指出 “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党章》的入党誓词也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3日视察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号召大力弘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今年1月3日在中央军委2018开训动员大会上的训令中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就是要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吸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英雄气概的养分,汇聚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几千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它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它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教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古今中外无数个封建王朝、国家、家族的存亡兴衰都验证了这一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的我党领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告诫全党:“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他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在“一·五”重要讲话中,他提出了三个“一以贯之”的著名论断,其中之三就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

  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

      辩证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深刻所在,是全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古人的辩证智慧犹如浩瀚星空,其中不乏天人合一、积极进取的观点,普遍联系、运动发展,不断积累、量变质变,物极必反、矛盾转化等哲理。一阴一阳谓之道,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刚柔相济等无不包含着辩证智慧。福祸相依思想出现于各种典籍中。如《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夫物盛而衰,乐则生悲”;孟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等都充满辩证智慧。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意思是说,事业成功了,就会有人来诽谤你;德行高尚了,就会有人来毁坏你的荣誉。类似李康《命运论》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道出了成功者更容易遇到非难的辩证法。再如否极泰来、泰极否来、泰极生否、否去泰来、苦尽甘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等也都是古人辩证智慧的体现。综上述可以看出,古人的辩证思想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要要善于运用古人辩证智慧中的哲理启示,坚持辨证、全面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圆满事业、完善人生。

  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我国古代脍炙人口的两个典故:“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就是两个孩童创新思维的结果。其中“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利用等量代换的原理,用小石头代替大象进行称重,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大而化小,分而治之。创新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如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实践中就很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常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他模仿草叶排列均匀的小齿,制成了伐木的锯;他观察小鸟的飞翔,发明了木质的飞鹞。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被尊为祖师爷。
  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就没有当代现今的 “两弹一星”“航母”“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问世,就没有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哈宝泉系聊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聊城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哈宝泉)
T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627次访问,全刊已有4669814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