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我校深化科研改革催动学术组织百花齐放


  本报讯 (记者陈升磊)9月12日,学校发文成立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平台———聊城大学中国乡村研究院,研究院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昭风担任院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陈德正任常务副院长。这是我校近年来大力推进高层次学术特区和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研究院下设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乡村人才与组织振兴研究中心、乡村生态振兴研究中心、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中心、乡村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作为跨学院、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其下设研究机构分别挂靠相关学院,协同开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社会服务等工作,共同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齐鲁样板、鲁西样板、聊城样板。
  近年来,为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我校陆续出台《聊城大学学术特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聊城大学科学技术工作高层次奖励办法》、《聊城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持续深化科研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潜心科研,推动“人人有学科,人人有方向,人人进团队”局面的形成。
  加快学术特区建设项目建设步伐,使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制药研究院、运河学研究院、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等项目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深化学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 “学校—学院和平台—系和科研所”的校、院、系所三级管理架构,逐步形成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实行 “首席专家 (PI)”负责制,扩大独立运行科研平台自主权,大力推进跨学院、跨学科、校企共建学术机构和学院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平台与团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逐步实现科研组织方式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转变。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另外在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培养数量分配时,优先考虑科研平台需求,并严格开展各类科研平台评审,对优秀平台予以奖励与资助。这些改革措施的密集出台、组合发力,很好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和科研组织的创新活力。
  受政策驱动,2018年上半年,北冰洋研究中心、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农产品智能分选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作物种质创新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简帛学研究中心应声成立,并各自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人工智能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海洋底栖生物研究院、聊大鑫鹏轻质高强合金材料研究院、论语学研究中心、傅斯年研究中心、通用技术教育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正在筹建中。
  本学期开学伊始,校长蔡先金就来到材料学院调研学科科研工作,对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作了部署、提出要求,特别希望年轻教师们依托学校的政策支持,把科研方向集约化、平台化,积极进方向、上平台,组建科研新军,形成创新合力,为学院、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69172次访问,全刊已有4651979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