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教师节座谈会发言集锦
查看:107   
徐祗鹏

隋清娥

朱立安

匡萍

陈铭聪



  9月8日,学校举行教师节座谈会,共庆第33个教师节。从教30年教师代表隋清娥、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邢梅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徐祗鹏、中国高被引学者李文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者匡萍、泰山文艺奖获奖者方建光、计算机学院法籍外教朱立安、来自台湾的法学院教师陈铭聪、新进教师刘宾畅谈了各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体会。本报将分两期陆续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徐祗鹏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聊城大学这个积极进取团队的成员,并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坐在这里庆祝第33个教师节!
  在座的各位,都是聊城大学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和贡献者,作为一名新兵,我尚未给聊城大学带来任何荣誉,因而无法像各位同事那样,畅谈聊大发展和教学科研过程中的艰辛、收获和经验。今天,我坐在这里,主要是暂时代表我们这个小集体,汇报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表示感激之情。我们在加入聊大的过程中,承蒙各位领导的关照、各位同事的帮扶,一直感受着组织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因而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衷心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第二件事,是请各位领导同事见证我们的努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在学校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以“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为聊城大学的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朱立安 计算机学院

 

      我来自法国,是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我从2012来到这里教学,到现在为止,已在聊城大学工作5年了!
  我想要谈一下在聊城大学工作的感受。一进校园,到处是满眼的绿色和缕缕清香;校内的公交车覆盖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出行非常方便;进入教学楼便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很热心,他们给予我们很多无私帮助。
  我虽然是外国人,但是我不教外语,我教的专业是计算机开发软件。我开始教课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不少的学生学习他们的专业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因为他们必须学。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努力找办法让他们喜欢学他们的专业。可是第一年,我中文不够好,学生的英语也不是太好。不过现在我们的英语和中文水平都进步了。谢谢聊城大学的培养。
  我知道中国有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5年我很开心能在聊大教学,我会做一名好老师。

陈铭聪 法学院


      我来自宝岛台湾,今天能来参加教师节的庆祝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来聊城大学还不到两个星期,就有幸参加教师节活动,这代表聊大对我的重视,也代表祖国对台湾同胞的特别照顾。在此,我要向祖国和聊大表达感谢之意,感谢祖国,感谢聊大。
  众所周知,教师节是为了纪念至圣先师孔子的,不但祖国有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在台湾也同样有,而且都是在九月。孔子是我们山东人,这是所有山东人的骄傲,而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国家统一将设在国外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机构,统一定名为孔子学院,就是这个道理。
  接着,我谈谈我来聊大后的感受,刚来聊大时,发觉聊大的校园非常广阔,也非常美丽,这点很像我的母校台湾大学。在聊大校园漫步时,我赫然发现傅斯年居然是聊城人。傅斯年是民国时期的大学者,也是台湾光复之后第一任台湾大学的校长,在他的带领之下,台湾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相信聊城大学在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一定也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隋清娥 文学院


      这一刻,我想起了年少时对教师职业的无限向往,想起了高考报志愿填师范学院的毫不犹豫,想起了第一次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喜气洋洋。匆匆岁月,时光荏苒,至今,我从教已有30年。回首往事感悟甚多,现与大家分享三点。
  一、教育如此美好,教师这般幸福

      30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切体悟到:教育事业虽然平凡,却是如此美好。因为我们用学识、情感、思想和人格,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成长。我们的汗水,滋润了他们的心田;我们的付出,提供给他们成长的力量。天底下,只有教育工作能把不成熟的人培养成德才兼备者,这是一份美好的事业。
  3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从事教育事业的我,虽然忙碌辛苦,却感觉这般幸福,以至于常常笑逐颜开。想一想,天天与朝气蓬勃的学生在一起,欣喜于生命的成长;天天与书本在一起,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天天生活在校园里,自豪着育人的崇高。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比教师更有幸福感吗?
  二、浇水催苗成林,呵护润花著果

      30年从教,我明白,要让树木成栋梁,必须勤浇水施肥,要让花朵著果实务必多加呵护。我以“纵横捭阖的教学能给人以丰硕的收获,激情四射的教学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创新独异的教学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意丰形佳的教学能给人以审美愉悦”为目标,认真备课从不应付,每堂课都满怀激情,教学富有激活力以感染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从不马虎,教学富有创造力以启迪学生;探究多种教学方法从不懈怠,教学充满艺术性以美育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从不放松,教学富有思想性以丰富学生;把握文学专业的育人价值绝不减弱,教学富有人文性以立德树人。经过知识浇灌与爱心呵护的学子已然是栋梁砥华厦、桃李芳神州,我则以一首《不悔》为自己教师形象存照:“30载立讲桌前,授业兢兢未有闲。眼倦鬓霜终不悔,孜孜但为育人全。”
  三、热爱会出成绩,感恩产生动力

      教育工作不会瞬间声名鹊起,不会一日聚起财富,它要求从业者能耐得住清贫与寂寞,教研科研还要能承受失败的考验。这就必须热爱它,方能干好它。我在教育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30年,是因为我对它始终有初恋般的热情。教育可以发挥我的特长,教学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有人问我,一个学期同时讲四五门课,感觉如何,我说,感觉好极了,因为我享受课堂上洋洋洒洒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那种自如。有人问我:一天上六节课累不累,我说不累,因为我快乐于学生大幅度提升能力后的迅速成长。我在教学与科研上能取得一些成绩,固然与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分不开,但更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对我的培养分不开,与聊城大学领导对我的关怀分不开,与一批批聊大学子对我的支持分不开。在大学四年里,我幸运地遇上了韩立群等好老师;在30年教学过程中,学校历任领导为让我们安于教研从各方面殚精竭虑大力支持。感谢中文系,感谢聊城大学。常有人开玩笑说,你为什么那么年轻?我知道这话是溢美之词,我知道这话也不全是溢美之词。我的应答实事求是又洋洋得意:因为我是教师!因为我的工作对象是青年人!青年学子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他们是雨露,滋润我心田;他们是阳光,温暖我人生。跟他们互动与沟通,让我童心不泯。拥有童心的人,怎么会显老?为了与他们有共同语言,我不敢裹足不前而是与时俱进,追逐最新学术动态与文化热点;为了跟上他们轻快的步伐,我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开拓创新,让观念与行动与他们共处一个频道。才丰气盛的学生是引领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的动力。感恩一届又一届的聊大学生!
  再长的话语也诉说不完我们从教多年的心得,再美丽的诗篇也表达不尽我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请学校和学院领导放心,教书育人,我们将一如既往;爱洒桃李,我们终无怨无悔!

匡萍 商学院


      在聊城大学比我优秀的青年教师有很多,而我能在教师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倍感荣幸与激动。在座的很多已经从教满30年的老师向我们传授了教学科研的宝贵经验与感悟,使我收获良多。30年,是特别值得纪念的。但其实今天对我来说也有着特殊的含义。今年是我来到聊城大学工作的第12个年头,今天也是我作为教师度过的第12个教师节。12年,在人生中虽然不算长但也是不短的日子了。回想起12年前的今天,第一次拿起《财政学》课本走上讲台,由一个学生成为了一名老师,心里又忐忑又兴奋。12年后的今天坐在这里,我也为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使命而感到骄傲。此时此刻,作为在聊城大学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我只想用两个字来表达心情:感谢。
  首先感谢一路成长遇到的老师们。他们有的学识渊博、沉稳厚重;有的幽默风趣、侃侃而谈;有的温柔耐心;有的勤勉严谨……他们不仅教会我知识、还教会我做人、更教会我怎么努力去做一位好老师。说到这里,那些在我求学、工作的十数年间给与我无私帮助的老师的面容也已经浮上我的心头。我想,如果他们现在在我眼前的话,我会很自豪的对他们说:“真高兴现在我也成了你。”
  其次我想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在聊大的这12年,我碰到了无数的好领导、好老师、好同事。青年教师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陪伴和鼓励。就拿这次参加教学竞赛来说,学校和学院的重视和定期督导检查,时刻提醒我要高度重视、全身心投入比赛。李海英、邢梅萍等指导教师们的一次次热心指导和无私传授,使我避免多走弯路并且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热心同事们,他们分担了我一些琐碎的准备工作从而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应对比赛。
  再次,我想感谢我的学生们。也是他们陪伴了我这12年教师生涯的成长,从最初站在讲台上的青涩紧张到现在的稳重成熟。一位教育家说过,“做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如何做一个优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这种想法指引着我,让我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敢停步、奋力前进。现在,每一次在校园里、在大街上碰到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同学远远地叫我一声“匡老师”,内心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们。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我喜欢做并且应该做的事情。
  古人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如果说12年是一个轮回。那么12年对我来讲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青年教师我愿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到教学这一神圣的事业中,以我微薄的力量践行“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6789次访问,全刊已有4669156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