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科研项目评审机制更需“创新”
作者:闻琦
查看:38   

  39岁就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的颜宁,因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而“火”了一把。关于颜宁出不出国,是她个人选择的自由,我们无可厚非。但抛开人才选择自由之外,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反思当下科研环境,“创新”科研资助评审机制,留住更多的人才。
  颜宁出国惹争议的一个缘由,有些人认为是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才负气出走。尽管后来颜宁已发声辟谣,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为何学术实力雄厚的她连续两年却没有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国内科研资助的评审项目跟科学家的研究真的能无缝接轨吗?
  我看过颜宁的演讲,她语言表达能力很好,逻辑性超强,还很幽默风趣,会从《欢乐颂》等接地气的电视剧说起,与大家讨论她所研究的东西,比如,细胞是怎么来的……让听众感到,科学距离大家并不算太遥远,只不过是从日常生活中引申出来的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看得出来,她对科研充满热爱与兴趣。然而,在2014年,颜宁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很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却没有获批。“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颜宁的发问正是当下很多科研人员的心声,也凸显了我国科研资助项目评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科研资助体系,除“青年千人”和“优秀青年”这样针对刚在起始阶段研究人员的人才资助项目外,其余的科研资助均是以资助科学项目为主。美国杜克大学Donald4and4Elizabeth4Cooke讲席教授王小凡曾指出,项目为主的科研资助方式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促进产生一批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成果,但是这种体系无法对完全属于未知前沿,包括西方国家研究人员还未涉足的科学问题给予相关支持。追求平稳、见效快的项目资助课题,有效却也是有限的,创新也就成为一个难题。
  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科研资助机制不求其进步多大,但至少要比原先更大胆一些,不要太在乎科研项目风险问题,而要敢于突破现有的体制框架束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一些有风险但有巨大潜力的研究,要加大支持力度。唯有此,科学研究与资助项目才能真正接轨,科研才能向前发展、创新,而不只是保持平稳。毕竟,对于科研,我们脚踏实地的同时,更需要仰望星空。
(闻琦)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6787次访问,全刊已有46691464次访问